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这意味着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在未来40年内完成从碳排放峰值到碳中和的转型。在此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制定战略来降低城市的排放量,节约能源并加速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
如何在不损害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满足这一需求呢?
由于城市及其建筑目前占全球能源需求的65%,智慧城市的增长被视为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途径。而智能建筑在实现净零目标、安全和提高互操作性的突出优势,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领导作用。
智能建筑通过传感器、微芯片和执行器来控制和调节空调、通风、照明、供暖和其他系统。它利用集成和先进的建筑技术,包括先进的电信系统、建筑自动化、设施管理系统和消防安全设备,以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生产率。还可以根据环境条件,预设和可变时间表以及紧急事件自动管理建筑系统。因此,各国政府纷纷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鼓励在不损害建筑物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更加智能地使用建筑物。
随着智能建筑的日益增多,防雷作为建筑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也必然离不开与时俱进与"智能"同步。2021年3月,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度本市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试点推广防雷安全在线监测系统,实施智能化监管,实时掌握重点监测区域雷电防护装置的日常性能状态,提升管理效能。"那么,什么样的智能防雷才能满足当下及未来智能建筑安全的客观需求?本文带你透过智能建筑物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雷智能在线检测系统来一探究竟。
常规防雷难护智慧城市建设
一直以来,常规的防雷手段是在设备中增加雷电防护装置,认为这样就能起到保护作用,而事后也很少展开排查和维护。然而,作为保护性设施,雷电防护装置本身为易损器件/设备,会随年限老化、雷击劣化,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排查和检修,极易导致防雷保护失效、设备受损,甚至更因产品老化,导致热脱扣失效,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此外,即便是采取人工方式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排查检修,也易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雷电防护装置安装分散,排查难度大、周期长,容易出现漏检、检测不到位的现象;
2) 信息掌握不准确,无准确预判雷电防护装置的寿命,日常运维成本高;
3) 缺乏智能化手段,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监测和报警系统,雷电防护装置运行数据和故障数据不能实时监测。
综上可知:传统防雷过度依赖于防雷装置、人员定期的检测,但仍不能排除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为城市乃至未来智慧城市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难以符合未来智慧城市智能防控风险、保障安全的基本诉求。
"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为弥补雷电防护装置监管手段相对落后的短板,部分防雷企业自主研发了"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结合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将被动防雷保护提升为智能化防雷保护,全方面的对直击雷、感应雷、接地电阻和SPD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动态监管,打造信息互联、预警互通、处置互动的监管网络,构建事前跟踪、事中防范、事后查处的全过程监管体系,逐步构建"全域互通、提前预警、实时响应"的监管闭环。
系统构架图
"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的核心监测功能包括:
· 雷电预警:在线监测雷电活动的电场强度,通过静电场值及变化率,能在5-30分钟内连续启动三级报警级别,提前预警;
· 直击雷监测:监测接闪器、户外避雷装置等受到直击雷时的数据;
· SPD智能监测:在线监测SPD的电网数据、雷击数据、SPD数据、寿命预判;
· 接地监测:测量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值或设备接地回路的连接状态,实时在线监测接地装置的电阻值超限、断开等故障,以保障设备与接地装置良好的连接。
"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现实中如何智能防雷?
光分享理念和产品系统,不如我们选取一个现实中真实的案例,关于"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是如何应用了解得更真切。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为例,来一睹"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如何智能防雷,保障建筑安全。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图
「项目名称」南宁吴圩国际机场
「项目概况」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为4E级军民合用国际机场,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大航空枢纽、中国千万级机场之一、面向东盟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和国际航班备降机场。2019年开始进行T1航站区改造扩建及T2航站区跑道扩建;2020年3月19日,获批建设第二跑道以及T3航站楼。
「防雷目标」作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为确保各场馆的安全运行,预防和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相关标准和防雷设计规范要求,甲方管理监控中心增设了"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对所在辖区内雷电防护装置的工作状态和运行状态进行远程实时监测。
「系统方案」"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解析」该项目通过智能监测单元分区采集监测数据、集中监管的方式,对各雷电保护装置进行监管、寿命预测,实时在线监测雷电数据等。通过数据分析提升项目运维和监管能力,为防雷减灾打造信息互联、预警互通、处置互动的监管网络。
「安全保障」通过物理连接进行联网,将所有数据在监测系统平台上一一呈现。一旦某个点或者某个场所的雷电防护装置失效或者发生故障,系统将进行告警或提前预判雷电防护装置的寿命预判。通过软件的分析给予故障问题处理意见,用户根据处理意见及时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去现场进行处理。
「防雷效果」通过智能在线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该建筑综合体的防雷管理水平,实现科学、专业、规范的管理。借助系统,构建起实时检测,在线预防的管理体系,有效封锁遭受雷击危害的通道,降低雷击风险,保证各单位(场所)的安全生产和正常运作,切实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各行各业智能化程度的增强,防雷减灾"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管理理念也深入人心,"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已在石化、电力、水务、智能交通、学校、机场、市政工程、博物馆乃至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危险化工工程—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水务工程-防雷智能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