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

古建筑综合防雷保护的重要性

古建筑综合防雷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然而,这些遗产中,为数不少的建筑为木质或砖木结构,若建筑防雷稍有疏忽,就可能成为雷击对象,使其受损,甚至引发火灾,一旦付之一炬,将无法再现,也无法挽回。

27-1

   雷电在大自然当中是一种正常的自然景象,但是雷电灾祸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所带来的危害又是非常宏大的。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经过长时期历史发展,各个地域都存在着一些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文明遗产,而这些文明遗产很容易蒙受到雷电的侵袭,加强雷电防护装置保护古建筑物免遭雷电破坏,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古建筑物防雷技术规范

  一、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关于文明古迹的维护认识也越来越增强列,但是在一些遗产当中,有一些修建木质或砖木的构造,了更好地维护这一类修建,需求做好相关的防雷维护措施。假如对这类修建停止维护有所忽略,那麼会使得这一类修建成雷电所攻击的对象,导致修建遭受损毁,甚至会引发火灾,而这类修建一旦被损毁,就再也无法再现。因而剖析强化古修建的综合防雷维护是十分重要的。

  二、以文物维护的角度来阐述古修建防雷的重要性

  所谓的古文物修建就是现代的修建,经过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洗礼,这一类修建曾经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存活了成百上千年之久,甚至有些修建更久。所以,这些修建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效的维护具有一定的教育和留念意义。古修建通常都是建造时间比较长,而且至今仍然屹立在上的一些修建,这些修建物包括了陵墓、宫阙、街道、寺庙、庵堂、楼台、亭阁等等。古修建物是某一个地域所特有的文明标志,也是某一个时代文明所发展的标志,古修建物都阅历了历史的沧桑剧变,因而在修建本身当中也包含着较丰厚的历史信息,我国的古修建物是我国历史文明的一种珍贵遗产,它也是人民所留下的智慧结晶,我国来说也是我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非常丰厚的历史价值,也传递着较丰厚的文明意义。古修建可以生动地对前世社会发展程度和科技程度反映,可以向当今的人类展现之前的社会政治状况,使我们解之前的一些民族和风范,给我们对历史社会更好的解和看法。从国家出台执行古建筑防雷装置技术规范要求,关于古修建物的防雷级别也做出了明确的划分,国级的重点文物维护要求为二类的防雷修建,而省级的重点文物维护修建应该列为三类防雷修建。所以,强化对文物古修建的防雷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必需从本上予以注重。

  三、以文物古修建防雷现状的角度来阐述古修建防雷的重要性

  经调查统计至今为止,我国大约还有2/3的古修建物未设置防雷装置,从中也说明于古修建物的雷电防护措施,目前还不够重视。雷电从古到今是古修建物发生灾祸较为严重的风险源,其造成的破坏力是无法估量,轻则对古修建物的局部损坏,重则使整栋古建筑物或一片区域古建筑物起火损毁,剖析要的缘由古人关于雷电知识的看法并不完善,所以古修建在设计和建造的时候并没有注重对雷电的护,在古建筑设计的进程当中就没有考虑防雷防雷装置的设置。所以到目前止,我们看到有很多修建都没有防雷装置,即便有一局部古修建装置有防雷安装,由于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或许防雷安装不完善,也会使得这一局部防雷安装形同虚设,不从基本上起到防雷的作用。分析表明,有些修建物在设计初期就降低了对古文物修建的防雷级别,安全系数不能契合规范,而容易遭到雷击的部位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接闪器任务没有做到位,引下线数量远远缺乏,而接地装置敷设不契合要求,这些都是古修建物的防雷措施不完善的表现。同时也有一些防雷措施表现在其接地的电阻较高,室内设备机房未设置均压措施,甚至电源线路未设置感应雷防护。室外电气金属管线线路和相关设备的防雷接地和屏蔽要求存在很大的漏洞,古修建当中虽然在始建之时装置具有接闪器功用的金属饰物,起到一定的防雷效果,但由于设备比复杂和原始,再加之年久失修,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四、以综合防雷对古修建物维护的效果来剖析古修建防雷的重要性

防雷装置的作用是避免雷电对修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将雷电的电流引向大地,以此保证人身和修建物的安全防雷装置应根据国家现行有关防雷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一)接闪器安装规范

1根据文物建筑的勘察现状﹐接闪器宜采用接闪带(网),独立接闪杆、接闪带(网)与短接闪杆组合等形式。设计时应充分结合文物建筑的类型和屋顶制式,优先采用对文物建筑影响最小的方法。根据GB51017-2014《古建筑物防雷工程技术规范》古建筑防雷应根据其文物价值、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等划分为第一级、第二级两个级别

2当屋顶面积较大,按GB50057的要求需设置接闪网时,其网格尺寸应符合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接闪网格尺寸≤10×10m或12×8m;第二类防雷文物建筑接闪网格尺寸220m或24×16m;第三类防雷文物建筑不设接闪网的要求。当敷设在正脊上的接闪器能保护到文物建筑的檐口时,可仅在正脊、垂脊和戗脊处敷设接闪器。

3接闪杆的保护范围应按滚球法计算确定﹐各类防雷文物建筑的滚球半径应参照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滚球半径为45m;第二类防雷文物建筑滚球半径为60m;第三类防雷文物建筑滚球半径为75m。

4不宜在建筑体上设置接闪器时,可在文物建筑周边设置独立接闪杆。独立接闪杆应将文物建筑置于直击雷防护区内。

5当文物建筑上有大尺寸金属物,如铁杵、铁链、金属宝顶等符合接闪器材料规格时,可作为接闪器。

6当文物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接闪器应符合GB50057—2010中4.3.1和4.4.1的规定。

7高度超过60m的文物建筑其防侧击雷措施应符合GB50057—2010中4.3.9和4.4.8的规定。

8文物建筑屋面上的金属物体,如宝瓶、鳌头等可就近与接闪器连接。

9接闪器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GB50057—2010中表5.2.1的规定,第一类文物防雷建筑宜选用铜材,接闪器支架宜采用亚光不锈钢。

27-4


(二)接闪器施工要求:

1在不损害文物建筑构件的前提下,接闪带(网)应沿文物建筑屋面的正脊、垂脊,戗脊、屋面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随形敷设,屋面正脊兽等装饰物应置于接闪带(网)之下。接闪带在建筑物垂脊﹑戗脊的端头应外延不少于15cm。

2接闪带(网)的支架高度不宜小于15cm。固定支架应均匀,其间距应符合GB50601—2010中表5.1.2的规定。

3短接闪杆的安装应垂直和牢固。接闪带之间的连接应采用搭焊热熔焊﹑螺丝扣连接和专用连接件等方法。

4独立接闪杆应能承受0.7kN/m'的基本风压,在经常发生台风和大于11级大风的地区,宜增大接闪杆的尺寸。

(三)引下线设计规范:

1布置引下线时,应从文物建筑上接闪器下端焊接牢固后沿山墙,后檐墙、墙角或塔身、檐柱顺直引下。建筑物正面应避免明敷。当文物建筑通面阔长度大于引下线规定的间距时,可仅在正面墙角各敷一根引下线,同时可增加山墙、后檐墙及墙角引下线的根数,其平均间距应满足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分布间距≤18m;第二类防雷文物建筑分布间距≤25m的要求。

2第三类防雷文物建筑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引下线间距可不作要求。除第一类文物建筑其基底面积小于30m3时,可仅设一根引下线。

3引下线应经最短路径与接闪器,接地装置进行电气连接。专设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表面明敷,其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GB50057—2010中表5.2.1的规定。

4当文物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引下线应符合GB50057—2010中4.3.5和4.4.5的规定。

5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m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us冲击电压100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不小于3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

6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引下线宜选用铜材。

7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宜在引下线上安装可记录接闪情况的装置。

(四)引下线安装施工:

1专设引下线应按设计要求分段固定,并应以最短路径敷设到接地体。敷设时应平正顺直、无急弯。沿墙体敷设的引下线的固定支架应符合本标准6.1.2的要求。固定位置应选择构件接缝处,不应直接钉入。

2引下线沿文物建筑木结构敷设时,引下线或固定支架应采取抱箍等不损伤文物构件的方式固定,并与木结构之间做绝缘处理。

3引下线之间的连接应采用搭焊﹑热熔焊、螺丝扣连接和压接等方法。

4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上距地面0.3 m~1.8 m 处装设断接卡。

5引下线的安装参见附录A中的图A.2,焊接应符合GB 50601—2010中 5.1.1的要求。

6引下线安装过程中,对文物建筑地面、基础等有扰动的部位,应按原状恢复。

7接闪器的安装参见附录A中的图A.1,焊接应符合GB50601—2010中2的要求。

27-5

(五)接地装置规范要求:

1文物建筑接地装置宜采用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环形的接地装置,文物建筑保护要求较高时,可采用独立接地体。

2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阻值应符合第一类防雷文物建筑冲击接地电阻值≤10Ω;第二类防雷文物建筑冲击接地电阻值≤20Ω;第三类防雷文物建筑冲击接地电阻值≤30Ω要求。

3当因土壤电阻率较高,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难以达到上述的要求时,可采用如下降阻方法:

1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应符合GB50057—2010附录C的规定;

2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3采用降阻材料﹔

4置换低电阻率的土壤。

4当环形接地所包围的面积符合GB50057—2010中4.3.6和4.4.6的规定时,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可不计。

5接地装置距文物建筑出入口或人行道等人员可能经过的地方,水平距离应不小于3m。当客观原因导致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方法之一防止跨步电压:

1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使地面电阻率大于50kΩ.m。防护层不应影响文物建筑地面形式;

2设置护栏、警示牌,降低人员进入此范围内的可能性。

6接地装置材料﹑结构和最小截面应符合GB50057—2010中表5.4.1的规定。

(六)接地装置安装施工:

1接地装置应按设计要求施工。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 m,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不宜小于2.5 m,垂直接地体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5 m。

2接地装置与引下线的焊接和接地装置之间的焊接应符合GB50601—2010中4.1.2的要求。接地装置的安装参见附录A中的图A.3。

3接地装置安装过程中,对文物建筑基础﹑地面等有扰动的部位,应按原状恢复。

如何做好雷电的防护工作对人类来说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仅此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建筑物防雷对我们来说得长重要。而建筑物结构、用途、性质以及其所建的地理环境与一般建筑物不一样,更是容易遭到雷击。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现阶段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物建筑的保护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因此做好文物建筑物防雷措施,有效保障文物建筑安全十分重要。




×
添加微信好友,了解更多产品

点击复制微信号

微信号:18260999878

复制成功
微信号:18260999878
添加微信好友,了解更多产品
去微信添加好友吧

电话

商务经理韦女士
0771-3313689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TOP